“你说什么呢?”
苏炎没给李嘉嘉解释,起身走出面馆。
李嘉嘉也无心继续吃饭,起身就跟上苏炎,象个小尾巴。
“你回去等着,看我操作就行了。”苏炎挤眉弄眼,又摆了摆手,将李嘉嘉拦了回来。
他自己蹑手蹑脚的来到李万里自行车旁边,踮起脚向包子铺看了看。
发现李万里正埋头吃午饭,于是苏炎开始操作。
老式自行车的车胎都是气密芯密封,苏炎略微用力,拧松了气密芯的安装螺母。
螺母松了以后,车胎并不会马上撒气,而是有人坐上去,车胎在重力的作用下,才会弹出气密芯,完成撒气。
做完一切,苏炎起身拍拍手上的土,像路人一样向面馆走。
走到路中间的时候,他又扭头回去。
万一撒气太慢怎么办?
他回到出版社气还没撒完就坏了。
于是苏炎将手上的牙签卡在车链上。
刚刚李万里骑车过来的时候,苏炎就看出来他车链子太松了。
现在加个牙签,保证他蹬一落车,就会掉链子。
全部做完,苏炎这才笑嘻嘻的回到面馆,继续吃他还没变坨的蟹黄面。
李嘉嘉撅嘴:“你在干嘛?”
她喜欢苏炎,尽管苏炎有时候坏坏的,但是也从来没做过出格的事。
但是这件事不一样,李编辑不答应他,他就报复人家。
这样是不对的,她不希望她喜欢的人干这样的事。
“你去把车子修好,好不好?”李嘉嘉眼角含泪,有些祈求的意味。
“恩恩,我去修好,不过要等一会。”
李嘉嘉眼睛瞪大,不可思议的说:“你是想”
“我的嘉嘉还挺聪明,居然猜到了。”
如果你想接近某个人,就故意给他找些麻烦,然后由自己出面解决,最后顺理成章的接近。
这叫‘捉放曹’,来自于三国时期,后世军阀张作霖等人物用过,苏炎的小说《高冷女总裁》中前夫哥也用过,属于是经典计策。
苏炎伸手拍了拍李嘉嘉的小脑袋。
“看把你紧张的,哥哥我是坏人吗?”
李嘉嘉一副卖乖的小表情,眼神里充满了些许歉意。
原来她误会苏炎了。
不对,这个家伙现在怎么自称‘哥哥’了?
两人打趣着,李万里擦着油光水滑的嘴,从包子铺走出来。
他先是俯身打开了车锁,然后又看了看四周。
确认安全以后,踩住一只踏板。
一、二、三,悠上车。
刚一用力,脚下传来空荡的感觉。
‘彭’
又一声,车胎的气光速跑完。
“阿依西八楼吗,啊葫芦,眉头出道哈拉斌,山本沃日你仙人”
李万里低头查看自行车,一阵咒骂。
机会来了,走!
苏炎火速结了帐,拉上李嘉嘉,从李万里旁边路过。
故作惊讶的说:“李编辑!您也来吃午饭?”
李嘉嘉粉红的小脸憋住不笑,白了苏炎一眼。
九月,沪上很热,李万里抬起挂满汗珠的脸。
端详了下苏炎,嘴角上扬:“啊,侬是那个,那个”
“苏炎”
“对,苏编辑。”
苏炎顺势问道:“李编怎么了?”
李万里擦了下额头上的汗,皱眉说道:“不知怎么,车胎爆了,链子也掉了。”
“我来看看。”
苏炎满脸关切的看了一会,道:“我可以帮您。”
说着直接俯身空手修车链。
要说别的苏炎不行,修车链子他在行,前世在沪上打拼,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,也是三天两头坏,他修起来熟练的一批。
将车链挂在车齿圈上,用力一蹬,车链应声归位。
苏炎将两只脏手摊在前面,傻笑着说:“好了。”
“哎呀,谢谢侬。”
李万里很高兴,苏炎又接着说:“车胎好象还没坏,有没有气筒?打点气试试。”
苏炎当然知道,这吃饭的步行街,哪里去找打气筒。
李万里咂咂嘴:“单位倒是有”
苏炎皱着眉说:“距离好象有点远,要是推车过去,没准会把车内胎撵坏。”
“是有点远。”李万里是个读书人,这种下三滥的事,完全被苏炎牵着鼻子走。
“这样吧,我把车给您扛回去。”
“太麻烦了,不用不用。”
“不麻烦,要不是让我赶上了,哪有机会帮您的忙。”
不顾李万里推辞,苏炎扛上车就大步量向跃文出版社。
李嘉嘉屁颠屁颠跟着。
苏炎将车一路扛回了跃文出版社。
他不禁感慨,还得是年轻的身体好用,一口气扛了一千多米,脸不红心不跳。
在前世,这么热的天,没准他就挂在路上了。
“小王,快倒杯水。”
走进跃文出版社,李万里急忙吩咐前台小姐姐给苏炎倒水。
“今天真是谢谢侬,要不然我一个老头子,还真没办法。”
“您千万别客气,这都是晚辈应该做的,您在文学行业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”
苏炎用黑手擦了擦脸,看向李嘉嘉:“你说是吧?”
“恩,我们都喜欢李编辑。”李嘉嘉看着像小花猫一样的苏炎,会心一笑。
“两个小鬼,真会说话。”
李万里顿了下,若有所思的问道:“小苏是吧?你们上午什么事来着?”
李嘉嘉大眼睛瞬间放光,不停的向苏炎使眼色。
苏炎挑眉,转头道:“就是我们出版社收到一篇文章,有些拿不准,想让您把把关,方便的话给点指导意见。”
“您不方便也没事。”
“嗨,你说清楚啊,我还以为是拿我名声做gg呢,我方便。”
换个说法,李万里坦然接受。
“那太好了!”苏炎低头说着感谢。
“稿子呢?我看看。”
“这呢”李嘉嘉适时的递上稿件。
三人上楼,边聊边看稿。
不出苏炎所料,当李万里看到【东营震动棒,蓝色小药丸】等字眼时频频皱眉。
“这稿子写的太出格了。”看完稿件的李万里评价道。
苏炎激动地说:“老师,您说的太对了,我也认为这稿子有伤风化。”
“所以我俩不远万里来找您,就是想让您写一篇谴责,或者说批评稿,杀一杀咱们文学行业的不正之风。”
李万里摘下白色老花镜,一脸悔恨,好象宗门老祖错过了一个天才。
“你不早说!”
“原来你们是这目的,是我误会你了。”
“我马上就动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