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明帝闻言一喜,笑道:“青云大师又炼制新的丹药了?快,给朕拿来。
刘高连忙取来一个小盒子,放在炎明帝身前的御桌之上,打开。
只见小盒子里面躺着十余枚小拇指指尖大小的、红褐色的丹药。
炎明帝伸出手,就要接过丹药。
“陛下,驸马叶真求见。”这时,有太监进来汇报道。
“驸马来了,快,让他进来吧。”
不多时。
叶真走了进来,行礼道:“臣弟见过皇兄,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见叶真到来,炎明帝笑着抬了抬手。
“驸马来了,快,平身。自家人不必多礼,来人,给驸马赐座。”
说着,他随手将装有‘仙丹’的盒子盖上。
叶真看到了炎明帝眼前的盒子。
也看到了里面的丹药。
古代的皇帝,都痴迷于丹药,以获得长命百岁。
毕竟,权力和财富可以通过祖先的积累、个人的努力获得,但生命对每一个人都一样。
强悍如秦始皇和李世民,都是活了五十岁左右,更别说是其他人。
而炎明帝,与始皇帝嬴政一样,也对长生不老颇感兴趣。
上行下效。
他麾下的大臣,比如工部尚书乔沧,就痴迷于仙丹,导致得了胆结石,都以为是结丹了。
除了乔沧之外,不少的大臣,都痴迷于修仙,吃丹药。
这一点,叶真是知道的。
“敢问皇兄,您眼前这盒子里装的,可是仙丹?”叶真试探性的问道。
炎明帝哈哈大笑,一脸自豪道:“正是。此丹药乃是青云大师亲自炼制的,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,在你进来之前,朕刚刚服用了一颗,现在觉得浑身都有劲儿。哈哈哈,改天朕让青云大师给你也炼制几颗丹药。”
对于仙丹的功效。
叶真嗤之以鼻。
可当着炎明帝这种追求成仙的人的面,他也不好当面提醒什么。
只是笑着祝贺:“恭喜皇兄,贺喜皇兄。”
同时,他心里也暗暗记下了此事。
在叶真的心里,炎明帝和长公主对他都不错,能帮则帮。至少,不要让炎明帝那么容易的死去。若提醒之后炎明帝还是不听的话,那只能放下助人情节,尊重别人命运了。
“哈哈哈哈,不说这些了。”
炎明帝摆摆手,笑道:“对了,你找朕来,所为何事啊?”
叶真拱手道:“禀皇兄,您早朝的时候下旨,要将精盐制造方法向全体百姓公布,可纵然如此,仅凭口口相传,对底层普通百姓来说,也很难知道这种方法。
“哦?你有好的办法?”
炎明帝眼睛一亮,期待的问道。
叶真轻轻点头,从袖子里取出一叠折在一起的纸,打开,正色道:“皇兄,做了此物,臣弟称他为‘大炎日报’,这份‘大炎日报’之上,专门刊载一些重要的政策指令,以及我大炎皇朝内每日发生的事情,然后将这‘大炎日报’发给全体臣民,他们便会轻易的知晓。”
炎明帝不明所以,接过‘大炎日报’的样本,看了看。
在正面的位置上,有今日早朝之时,炎明帝朝会的内容。
在旁边的栏目中,还有关于‘精盐制造方法’。
除此之外,还有天气,税务,以及朝廷各部的政令,以及近日来京师内发生的一些事情。
看完之后,炎明帝点点头:“驸马,此大炎日报确实不错,可是…你如何才能让全体百姓知晓呢?难道要找人一份份的誊写吗?如此下去,怕更加费时费力,还不如朕派人去给百姓宣讲。”
叶真道:“皇兄,臣弟特献上‘活字印刷’之术,通过此术,可快速的改变文字的顺序,之后,再用印刷之法,可快速的在另外的白纸之上印刷出想呈现的内容。”
“活字印刷?那是何物?”炎明帝一阵疑惑。
“皇兄看完就知晓了。”
说着,叶真叫陈二狗和黑伯将早就准备好的‘活字印刷’模板拿上来。
之后,又当着炎明帝的面,展示了一遍。
见识到‘活字印刷’的强大之后,炎明帝惊呼道:“有了此物,岂不是可以大量印刷书籍,让更多的百姓识字读书?”
“正是。”
叶真轻轻点头。
“好,好,好。”
炎明帝大喜:“有驸马在,真是我大炎之福。”
炎明帝甚至能详细随着书籍的普及,会给大炎皇朝带来怎样的革命——那样,读书便不只是世家大族的专属权利,普通百姓也有机会。如此一来,大炎皇朝的科举制度便不再独属于世家大族。
“拟旨。”
他高喝一声,道:“驸马叶真,进献‘活字印刷’之术有功,着晋升为工部侍郎!”
“谢皇兄。”
叶真嘴角一扬,拱手道:“皇兄,臣弟还有一个请求,还请皇兄恩准。”
“讲。”
“请您为‘大炎日报’赐字,留下墨宝。”
“准了。”
很快,炎明帝龙飞凤舞的写下‘大炎日报’四个大字。
叶真也拿着炎明帝的墨宝,欣然离开了。
——
几个时辰之后。
大炎京师的街道上。
“号外号外。”
“皇帝陛下亲自赐字的‘大炎日报’发布,第一封报纸不要钱,免费赠送。”
“号外号外,皇帝陛下亲自。”
很快。
数千封报纸好像雪花一样洒在了京师的大街小巷。
无数的百姓,第一次看到了‘大炎日报’,也知晓了朝廷的大事,知晓了精盐的制作方法。
“天佑我大炎。”
“皇帝陛下万岁。”
百姓们自发跪倒在地上,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,山呼万岁。
——
定国公府。
得知‘大炎日报’的问世,是叶真的主意之后,叶明将手里的报纸捏成了纸团,仍在了地上。
“逆子,逆子,他果然是我定国公府的灾星,啊啊啊啊,气死我了。”
而叶恒,捡起报纸,展开,浏览了一遍。
最后,他被上面的两则小道消息吸引——
第一,今天晚上戌时二刻,醉仙楼改为千金台,千金台开业,京师第一花魁杨咪咪登台献唱。
第二,叶真以一己之力,单挑天麓书院学子,比试诗词歌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