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轸与一众兵将将董卓一路护送回了郿坞。
西凉兵将见董卓不省人事皆大恸。
董卓昏迷群龙无首,诸多西凉将领正在往郿坞赶回。
其中便有董卓之弟董旻,以及其他五大中郎将。
这五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、段煨、吕布、董越、胡轸。
其中胡轸自不需要多说,吕布已经叛离董卓。
但馀下的三大中郎将皆不是普通人,其中牛辅虽然实力一般,且性格软弱。
但他是董卓的女婿,而且深受董卓信赖,兵权也是最多的。
因此在陕县抵抗关东大军,直到如今也还在那里屯军。
手底下的兵将有三万馀人,是这些中郎将之中兵力最多的一支。
董越虽然也是实力平平,但也是深受董卓信赖,手中有一万馀人屯兵在渑池。
而段煨就更是重量级了,与这些出身低微的将领不同,段煨出身名门。
段煨的哥哥就是堪称用兵如神的段颎。
虽然在西凉军之中,但段煨从来都不让手下士卒劫掠敌方,治军严整有方。
但却也不受董卓信任,因此手中只有五千馀人。
段煨虽然治军严整,而且性格还多疑。
这五大中郎将之下便是一众西凉军的中流砥柱了,樊稠、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贾诩等人,就在这个梯队之中。
在郿坞一处大堂之中,胡轸焦急的在堂中来回走动,每走几步总是会转头看一眼坐在一旁的刘末。
胡轸本就性格有些急躁,见到刘末半天不出声,便上前道。
“先生,如今该当何为啊?若是不行的话,便将相国交给他们算了。”
刘末抬起头来看向胡轸,脸上露出一丝讥讽之色。
董卓的几大中郎将还没有返回郿坞,但是那些校尉等人却就在长安附近。
这些人在郿坞之外嚷着让胡轸将董卓交出去,而郿坞之中的兵将因为董卓还活着,因此暂时听命于胡轸。
但若是时间长了的话,人心思变之下,很难说这些人会做什么。
更何况这些人之中其中就有董卓的弟弟董旻。
刘末思索一番之后,见胡轸已经有些不耐烦,这才开口道。
“不可!”
“为何?”
刘末讥讽的看着胡轸,然后开口道。
“你奉命护卫相国,如今相国重伤不醒,乃汝失责,相国在手中,这些人还不敢有所动作,若将相国交出,你我皆死矣!”
听到刘末这么说,胡轸顿时就闭上了嘴。
“况且,如今相国在你我手中,岂容他人放肆?”
听到刘末这么说,胡轸还有些迷糊。
“相国在你我手中,他人岂能不听命于你我?”
“相国废立天子而掌朝政,你我何不握相国而令群雄?”
听到刘末的建议,胡轸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。
是啊!
相国就在他们手上,何愁其他将领不能听他的?
虽然相国如今昏迷不醒,但是相国什么时候醒,这事只有他知道啊。
他想要让相国醒,相国就醒过来了,他不想让相国醒,相国就昏睡过去了。
相国那滔天的权势皆在他的掌控之中,天下已在手中!
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,竟激的胡轸心潮澎湃。
原本焦急的脸上竟浮现出了一抹潮红。
“先生,你说该如何做!”
刘末思索了一下,开口道。
“以相国之令,命诸将皆返回驻地,令牛辅、段煨、董越速速前来!”
胡轸有些不明白,既然已经掌控了董卓,那就让这些人驻扎在原地就可以了,何必让他们前来?
要知道这三大中郎将随便一个都跟他差不多,甚至于比他还强。
他们假借董卓之令虽然可以吓退那些校尉什么的,但这三大中郎将可不是那么好吓住的。
让这三人返回郿坞,岂不是露馅了?
“为何如此?”
刘末无奈的看了一眼胡轸,这胡轸当真天真。
“你以为瞒得过一时,便可瞒得过一世吗?”
“若是不如此,只消三月,便无人再信你我!”
刘末说的是实话,短时间内确实是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时间稍微一长,谁也不是傻子。
到了那个时候只有几个选择,要么就是董卓伤势已经痊愈,要么就是死了。
董卓痊愈的话,这权力他们得交还给董卓。
董卓死了的话,这些人绝对会转头造反。
因此先传令给三大中郎将,先把三大中郎将解决了再说其他。
至于该如何解决,那就要看三人识不识相了
就在刘末这么思索的时候,一名士卒从门外跑了进来,对胡轸开口道。
“将军,郎中令求见。”
胡轸转头看向刘末,刘末点了点头。
胡轸这才开口道。
“让他进来。”
这朗中令不是别人,正是董卓的女婿李儒。
其他人他们都可以打发走,但是李儒却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李儒不仅是董卓的心腹,而且还是董卓的女婿。
要是李儒都不能见董卓确认董卓还活着的话,他们假借董卓的命令没有人会信。
不多时一人走了进来,见到胡轸之后对着胡轸行了一礼,又对着刘末行了一礼。
这人正是李儒,见李儒朝自己行礼,刘末不由得有些奇怪。
李儒的地位可比刘末要高出许多,竟然会向自己行礼。
刘末赶忙回礼。
“郎中令。”
李儒身穿一身儒士衣冠,看起来似乎如同一个文弱书生一般,但眼神却是十分狠辣。
李儒见刘末与胡轸如此,叹了口气道。
“早先我曾劝主公将貂蝉送与吕布,可惜主公不听我言,否则岂会有今日之祸?”
随后李儒便将自己的事情说了起来,李儒作为董卓的心腹,对董卓算是忠心耿耿。
直到他发现吕布与董卓因为貂蝉而起了争执之后,就明白可能要糟。
便对董卓说了一句,你我早晚死于妇人之手!
但董卓根本不听,李儒也是个聪明人,怎么会不知道这是美人计。
然而李儒明白董卓不明白,那李儒就算是再急也是无用。
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,李儒便不再服侍董卓,而是告病在家,随时准备跑路。
毕竟就李儒干的那事,董卓一旦出事的话,很难会有什么好下场。